·
永遠的新手媽媽-I Left My Heart in 台南府城(下)

時間上,台南明年建城400年,台南談歷史必回顧四個時期:荷蘭、明鄭、清朝和日據。府城老街區就在步行範圍內,可同時見到各時期的歷史建築(歐洲紅磚洋樓、中式宮廟和日式社殿):熱蘭遮城 (安平古堡)和普羅民遮城(赤崁樓)在荷蘭時期原是隔著內海相望。赤崁樓是明鄭時期的指標型建築。 清朝時期興建孔廟是全台首學;大南門是臺灣現存最具規模的城樓;94家宮廟也都在此時期興建,其神像神情與樑柱設計都十分考究。日據時期的建築物功能更多,從百貨公司、武術館、市民集會場所等。老街區還有上千座老店或老宅,許多是大戶人家建造的,既有美感又堅固。所以,府城作為三百多年皇朝/首都(比台北還長久),政商人家的品味必開風氣之先(飲食、穿衣、娛樂等),尋常人家從交易、幫傭也拓展了世界觀。
我想台南在特殊時空背景下累積了深厚的文化底蘊,更願意維護這些歷史建築成為重要街景;當庶民百姓行走其間,生活其中,建構個人/家族的回憶與故事,形成日後對家鄉的想像與地方認同。也呼應葉老的名句:「沒有土地,那有文學」。
我這次在旅遊中與許多在地人偶遇,聆聽他們的人生故事,令我回味不已,例如安平觀音亭的老義工,成大老榕樹下打太極拳的阿嬤,孔廟旁餐廳的古蹟修復師等。我回家後發現自己想念著台南——台灣最古老而優雅的城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