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
永遠的新手媽媽-高中生不愛的營養午餐!

最近因蛋價漲而引發學校營養午餐也要漲價,其實整個餐飲市場在改變中,學校午餐管理恐怕要有更開放的作法。根據教育部統計,公私立高中職有三成開放學生訂外送平台,亦即七成仍以訂學校營養午餐為主,因學校擔心食安,校規禁止訂外食 (訂外食若被教官抓到,要記一次警告,超過27次等於三大過才會退學,所以不怕記警告的學生仍會訂外食 ;學生不大認同,訂外食與打架處罰相同)。
從學生面看,公立高中每學期繳費(約一萬元出頭)的三分之二是學校的營養午餐,而這項費用可自由決定是否繳交;但繳費就是全額,不好吃、不想吃也不會退那餐的錢。因此,有的學校訂餐率約五成,廠商恐怕不想來投標,學校將有無人供餐之虞。

孩子每學期都央求不要訂購,因為一大桶飯菜早早做好,到中午已悶很久,蔬菜軟軟的,且營養午餐講求少鹽、少油;相較一般家庭外食頻繁(賣相、口感、調味較佳),更會挑剔學校午餐不夠好吃。孩子希望改發午餐錢自己去選購,我不同意:天天要打點午餐,福利社排隊耗時,買泡麵營養不均衡,甚或來不及就不吃午餐。
教室午餐的現場是很多元的組合方式:一半同學未繳餐費,其中,少數同學自帶便當;極少數家長用小黃送來家裡的便當;多數家長給了午餐錢,孩子可能去福利社買、可能叫外送、也可能將午餐費另作他用而不定期白吃營養午餐。或是訂餐的好友不喜歡吃的這道菜,轉贈給我;也有自備便當的人去拿些菜喝碗湯;反正總是有剩菜,不然變成廚餘就浪費了,因而廠商無法正確估計需求量或由剩餘量去改進口味。同學之間都知道誰未繳餐費,但沒人想管,也就縱容不付費者也可取用。
總之,如何兼顧廠商成本、校方食安和學生健康,真要好好思量,因為面對的已是一群有自己主見的小大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