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花間物語
自我園藝療法

心情不好或心情很太好時,你「本來」都做什麼排解?去KTV唱歌?吃東西?去旅行?如果你的紓壓方式正巧是上述方式,在這段COVID-19疫情期間,一定悶壞了!能減輕壓力的管道被禁止,緊張焦慮各種情緒頓時沒了出口。疫情加上心情,有的爸媽居家上班、學生在家線上學習,彼此被迫過了一個漫漫長的暑假,簡直要令人憂鬱病情加重了!

因為這次疫情,大家待在家的時間多了許多,闆娘店裡出現不少「新」客戶,一些原本沒有買花習慣的客人,或許是因在家無聊想消磨時間;也或許是多年來忙碌慣了終於有機會停下來,買些花草植物回家種植、或開始試著在家插插花。與外界隔離,世界彷彿慢下了腳步,等著調順呼吸和步伐。畢竟這段時間要避免人與人的連結,和植物接觸交流還蠻安心安全。花草植物在這些日子真的療癒了很多人的心情,也填補了許多空白的時光。

「園藝治療」在國外行之有年,台灣近年也開始推動,很多醫療院所也做為輔助醫學療法。園藝治療在美國已經推行超過 80 年,原本是為了安撫二戰傷兵的情緒,後來則用在照顧特殊族群,像憂鬱症、自閉症或安寧病房病人,作為輔助治療。時至今日,現在的醫學觀念,已經普遍認同園藝治療對一般人也有幫助。也認知健康不單單指身體上的生理健康,身心靈上的健康,更是我們想追求的,園藝療法就像流行已久的芳香療法、瑜珈,風在起時。
荷蘭有做過研究,從事園藝工作能幫助人心情變好,且能夠降低人的壓力荷爾蒙(stress hormones)。研究的實驗中,先讓所有受試者從事高壓力的任務,接著再把受試者分為兩組,一組是在室內閱讀30分鐘,另一組則是在戶外從事園藝工作30分鐘。

實驗結果發現,高壓後從事園藝工作的小組成員,明顯比在室內閱讀的人心情要好,被稱為壓力荷爾蒙的「皮質醇」(Cortisol)也降低更多。日本也做過類似實驗的確有效。闆娘覺得,下回和先生吵架,被小孩忤逆,覺得這世界很煩時,不一定要去念經,或看〈莫生氣〉箴言,就去陽台挖土、澆澆水,看看植物,不管如何,植物都不會反駁你……哪有什麼病毒?什麼先生?小孩?這小花園可以只有陽光、空氣、花和水與你。
#花店老闆娘Joy
#園藝療法
#園藝治療
#壓力荷爾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