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永遠的新手媽媽
邁向獨立的孩子,令我又敬又畏!----上學遲到可趕計程車嗎?

孩子的高中離家較遠,搭公車單程估計要一小時(不像國中時到校只要步行十五分鐘),每天早出晚歸在外至少十小時。今年九月初高一開學時,我就提醒他,整天在外要學習自己解決問題;無法像國小國中因學校離家近,感覺上忘了帶東西可回家或回校拿,有事媽媽可到學校與老師面談等。
最近發生的 一件事,孩子真的果決篤定的決策,好像衝擊到我:他不僅有我做事的影子,甚至超越我的勇氣;當他挑戰我的權威,簡直和我勢均力敵,甚至有損我的利益。我在情緒上想壓制他,理智上又有點暗讚他會爭取自己的權益。孩子真的長大了!
孩子學校行事曆上十一月初有一天要在家上網課(我學期初已註記在我的記事本上,唉!媽寶就是這麼養成的),前一晚我與他確認,他可能正在划手機,就隨口回答是。第二天早上我到8AM上網課時間才叫他起床(通常是六點半叫他,他總睡不足七小時),他驚呼遲到了,疫情緩和早就取消網課,他怪我沒叫他(你有鬧鐘,起床應自己負責,怎可怪我)。我說,你今天就是9AM到校,遲到依校規辦理,你可學會不要遲到。我看他急得快哭了,衝出門(我想他怎麼這麼在意遲到,與國中相比不可同日而語)。
中午我察看手機,他早已LINE我:他8:20AM到校,問搭計程車175元可以報帳嗎?我第一個念頭是好訝異,匆忙之間,你會想到這個辦法?這麼快就到校了(經信義快速道路)。第二、好小子,你媽節儉,容你這麼慨慷花錢(我當然也示範過,因疏忽時間,為了時效性而趕計程車)?還好是白天,若在夜裡搭計程車還會有風險。第三、先斬後奏,還會和我談判,承擔他的損失。

但從孩子的角度,他會 第一、立刻想辦法解決問題(叫計程車,最貴的方式),並未詢問媽媽(他應沒時間問我,就跳上計程車了; 問我,我應不會答應,反正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;而且最糟他自己吸收這175元)。第二、主動爭取自己的權益,至少試試看 。因為動機正當(上學不要遲到是敬業態度),卻花光零用錢。
晚間放學回來,他說明導師曾說,大學申請的評斷項目之一是學習態度。晚起若搭公車會錯過第一節課 算「曠課」,而在第一節上課中趕到 算「遲到」,二者差別很大(原來他雖然成績差,還很在意要念大學)。我真感激老師,能讓這不太專注的孩子記得而且身體力行。他又說搭計程車竟可以這麼快(看來他將來還會爭取騎機車避免遲到)。
我則說明了我以上的考量,我願意分擔90元,但下不為例:划手機會誤事,下次遲到搭計程車就要自己完全承擔。因此,這次我出90元能讓他學到教訓,且鼓勵日後自己解決問題,很值得。
從這件上學遲到趕計程車的小事來看,孩子先機智地自己花錢解決問題,再向媽媽爭取支援以彌補損失。我見到一個獨立個體與我談判的態勢: 孩子獨立能力增強,則親子間地位差距縮小!矛盾的媽媽既敬其獨立能力,又畏其展翅高飛的日子不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