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換手機的CP值變低? 三之二>

我終於決定要買5G手機,由於2020年7月1日台灣才正式啟用5G,我在購買前上網稍做了功課。相對於 4G升級,是提升通話與數據傳輸品質,以服務〝人〞為重點;而5G不只網速更快,主要為建構萬〝物〞聯網(串連人工智慧、 大數據和雲端運算),為企業賺錢。因5G行動流量上升,需大量增設基地台;政府承諾補助五年266億經費,估計兩年後完成5G六萬座(目前4G已有十萬多座,今年底5G三萬多座)。政府與業者聯手宣稱,5G電磁波(非游離輻射波)較安全。
在此政策下,消費者除了擔心基地台的危害,其實更需要擔心的是,手機天天時時帶在身上,手機的射頻通常比基地台的高出千倍以上。世界衛生組織將手機列為「2B致癌物」,就是「對人類懷疑為致癌物」。
我的孩子和大多數民眾一樣,因而相信電磁波與健康沒有直接因果關係,就不大在乎電磁波。我觀察到兩件事:
(1)我在台灣網頁查新手機的 SAR值(電磁波吸收比值),只查到較舊的機型;而從英文網頁輸入機型,立馬查到(分為頭部與身體),且相同機型歐洲比美國嚴格。表示台灣消費者不重視,廠商也不積極提供資訊。
(2)最近報紙報導,收訊地點比手機SAR值重要,建議不要在高速移動或手機訊號弱時使用。然而奔馳的捷運中人人都在划手機啊,此處大概是電磁波最密集的地方之一 (日本電車沒有博愛座,但有「婦童座」,標示該處不可用手機)。

我多年前讀過北歐某高壓電纜通過的市鎮,其電磁波對住戶健康危害的詳盡採訪故事。相信今日的電信業者,就如同早年菸草業者,為獲利而隱藏資訊。故我認為5G時代使用手機的環境/健康風險是增加的。
接著,我到中華電信購買手機,超專業的服務員回答我所有問題。我詢問 像我不追劇,不玩線上遊戲,不求超眩的拍照效果,是否有符合我簡單需求的機型?
服務員分享她之前的經驗,認為買平板的簡單機型,只要能看片就好。結果它的軟硬體規格、容量、速度等,限制所能接收的影音檔案,她氣得放棄使用。
因此我學到,手機是為了與人保持聯繫,對方傳來的檔案、影片,我要能接收,否則就是廢手機,所以要買此時最新機型。

經過一番估算後,發現這七年來手機的CP值是下降的。
(1)基本售價 :同樣在中華電信購買三星旗艦產品,1空機費用增加一萬元(薪水可沒增加一萬元)。2 手機綁通訊費的基本售價,七年前要求 24個月,共付 2.7萬元,現在要求 30個月,共付4萬元。(2)功能有增加:如同帶著筆電;存取記憶體(RAM)變快,從2G到8G;容量(ROM)從64GB增為256GB,看似增加四倍;但每張高畫質相片所占空間增2倍,故實際容量增加兩倍而已。(3)手機壽命減半:頂多用三年吧,過去電池與機體的問題可分開處理,現在電池封裝在機盒內,開封會減損手機諸多保護功能。

總之,5G手機的價格增加而使用年限縮短,再考慮5G時代使用手機的環境/健康風險增加,因此,我覺得5G手機的CP值是下降的,但是它被賦予時尚的象徵而流行。回應本文開頭,5G目標在建構〝物〞的聯網為企業獲利,其重要性高於服務〝人〞(消費者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