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放假沒事往基隆燈塔跑,因為這裡可以看海、看基隆嶼、看碼頭貨櫃自動作業,而且遊客較少。沒想到這次運氣好,往後山走發現了接近完工的暗砲台,還有可以俯瞰海景的觀景平台,走到白米甕尖也很近,儼然成為基隆新秘境。

基隆港西主要有兩座砲台,一是大武崙砲台,一是白米甕砲台。白米甕砲台於光華路37巷再往上走,不過目前在整修期間。基隆燈塔則再往前走,一般開車族可以停在左側,或往前一點的樹林間可以停幾部車。但切記不要想開車到燈塔,因為無法會車,燈塔也不開放民眾停車。

這是最新立上的指示牌,可以看到基隆燈塔和白米甕砲台已完成「燈砲連線」,中間還有暗砲台、觀測站,是最新開發的景點,我在去年來燈塔時已看到在施工。

依指標沿著陡坡走上去,確實要有點腿力,還好並不算長。我還看過年輕的父母推著娃娃車上去,真令人佩服。
基隆燈塔

白色的基隆燈塔在陽光下非常耀眼。和藍天構成了希臘風格。眼前的綠色草地和海外的基隆嶼有如等比例放大圖。
燈塔不高,還能讓人看見黑色的圓頂。

往下走有座椅可以坐。我覺得這座椅很符合人體工學,坐在這裡欣賞海景非常舒服。

自動化貨櫃也是吸引不少人觀看的目標。

進燈塔前有條岔路,那就是「燈砲連線」的起點。

還是個陡坡,不過很快就看到了暗砲台的入口。
因為沒有清楚標示,一開始還半信半疑。但看著燈光亮著,又沒有說不能進去,大膽猜暗砲台就是這個位置了。裡面的燈光是感應式的,不過有點遲鈍,最好把手機燈準備好。坑道蜿蜒前進,很有神隱少女隧道的樣子。

埋在山腰裡,空氣顯得濕涼,路面還算平整。如果這是暗砲台基地,那麼在牆中挖的方形空間是否為臨時存放彈藥的地方?先沿著右邊有亮光的地方走去,果然很有去年在龜山島看到的軍事坑道的感覺。

遠處基隆嶼看得一清二楚,視野良好。近處底下有施工作業,推測是在協和火力電廠的廠區內。因為少了人為干擾,礁岸海水湛藍清澈有如貓眼。暗砲台有兩個這樣的陣地。
走出暗砲台再往上,很快就到了觀測所的位置。

觀景平台很大,可以270度眺望海景和市景。 觀測所
坐在這裡欣賞無敵海景,看基隆嶼始終如一鎮守外海,做基隆人最忠實的守衛。
這條燈塔到砲台的路線除全長不過700多公尺,雖然有些陡坡,但是都很短,可以認識基隆歷史古蹟和欣賞無敵海景,蠻適合全家大小健行。假日不想人擠人,就來走這條基隆新秘境吧!
交通資訊:自行開車:國道3號-基金交流道下-省道臺2己線-中山四路-光華路。
大眾運輸:基隆站搭基隆市公車301、302、304路至太白莊站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