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頁 Home
  • 關於台北 Taipei 
    • 美食 Food
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• 藝文 Art
  • 關於新北 NewTaipei 
    • 美食 Food
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• 藝文 Art
  • 關於基隆 Keelung 
    • 美食 Food
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• 藝文 Art
  • 關於桃園 Taoyuan 
    • 美食 Food
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• 藝文 Art
  • 流行影音 
    • 流行影音
  • 特色專欄 
    • 花間物語(星期一)
    • 媄想萬千(星期二)
    • 老派生活(星期三)
    • 藝術丰華(星期四)
    • 北北基桃深夜電影院(星期五)
    • 大城輕風(星期六)
    • 歐洲風情(星期六)
    • 異饗世界(星期日)
    • 永遠的新手媽媽(星期日)
    • 閱讀人生(星期日)
  • 追夢職人
  • 北北基桃熱新聞
  • 北北基桃粉專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 Home
    • 關於台北 Taipei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關於新北 NewTaipei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關於基隆 Keelung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關於桃園 Taoyuan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流行影音 
      • 流行影音
    • 特色專欄 
      • 花間物語(星期一)
      • 媄想萬千(星期二)
      • 老派生活(星期三)
      • 藝術丰華(星期四)
      • 北北基桃深夜電影院(星期五)
      • 大城輕風(星期六)
      • 歐洲風情(星期六)
      • 異饗世界(星期日)
      • 永遠的新手媽媽(星期日)
      • 閱讀人生(星期日)
    • 追夢職人
    • 北北基桃熱新聞
    • 北北基桃粉專
回到首頁
  • 首頁 Home
  • 關於台北 Taipei 
    • 美食 Food
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• 藝文 Art
  • 關於新北 NewTaipei 
    • 美食 Food
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• 藝文 Art
  • 關於基隆 Keelung 
    • 美食 Food
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• 藝文 Art
  • 關於桃園 Taoyuan 
    • 美食 Food
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• 藝文 Art
  • 流行影音 
    • 流行影音
  • 特色專欄 
    • 花間物語(星期一)
    • 媄想萬千(星期二)
    • 老派生活(星期三)
    • 藝術丰華(星期四)
    • 北北基桃深夜電影院(星期五)
    • 大城輕風(星期六)
    • 歐洲風情(星期六)
    • 異饗世界(星期日)
    • 永遠的新手媽媽(星期日)
    • 閱讀人生(星期日)
  • 追夢職人
  • 北北基桃熱新聞
  • 北北基桃粉專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 Home
    • 關於台北 Taipei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關於新北 NewTaipei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關於基隆 Keelung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關於桃園 Taoyuan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流行影音 
      • 流行影音
    • 特色專欄 
      • 花間物語(星期一)
      • 媄想萬千(星期二)
      • 老派生活(星期三)
      • 藝術丰華(星期四)
      • 北北基桃深夜電影院(星期五)
      • 大城輕風(星期六)
      • 歐洲風情(星期六)
      • 異饗世界(星期日)
      • 永遠的新手媽媽(星期日)
      • 閱讀人生(星期日)
    • 追夢職人
    • 北北基桃熱新聞
    • 北北基桃粉專
回到首頁

花間物語-【喪禮的紅玫瑰】

· 花間物語-星期一,最新文章

#花間物語【喪禮的紅玫瑰】

從事殯葬業的朋友,來電要幫客戶代訂喪禮告別式上的花禮。朋友特別交代:客戶要求要紅色玫瑰。紅色?確定嗎?因為紅色不是一般喪禮會使用的顏色耶!闆娘不免好奇,再次跟朋友確認後,原來這場喪禮的往生者是位年輕女士,她的先生是位法國人,因為疫情關係,先生無法來台灣參加妻子的告別式,告別式只能由妻子娘家媽媽負責打理。

 

不能參加妻子喪禮的外籍先生,遺憾和悲傷不言可喻。縱使了解喪禮會用白色素雅的花材和布置,還是執意請朋友為他代訂紅玫瑰花,希望放在喪禮妻子遺照前,因為紅玫瑰是當年,在法國,他送給妻子的第一份禮物。闆娘覺得,這是法國先生對妻子的情意和最後的任性吧!

因為「疫情的關係」,又是「疫情的關係」,還是「疫情的關係」……。這兩年多,我們聽聞了這個「事由」影響了多少事。疫情帶給全球重重打擊,人類暈頭轉向,一次次的起身對抗,每次以為可以停下來喘口氣了!病毒又再進化,疫情再起,這場戰事怎麼綿綿無絕期?

從事花店業,算是常看著別人的喜喪哀樂,生活中用到花的時刻,就自然被動參與著某些人的人生、某些重要時刻。因著疫情的限制,不便進出醫院探望生病的家人朋友,這種經驗在這兩年多已經聽過多少回。有的醫院甚至連請花店代送問候花禮都禁止。或葬禮照常舉行,但因為疫情關係,先生或父母、至親好友不能到場,只能送花聊表心意。

喪禮是對亡者表達哀悼與情感的儀式,也是活著的人彼此給予安慰的場合,為了防範疫情,辦理喪禮時規定家屬不能抬棺木、親屬彼此之間不能擁抱、只允許10名親友參與葬禮……等,這些那些限制,都更增添家屬的傷心。

然而,疫情已經改變了這些場合。連死亡也不真切踏實。因為「疫情的關係」,聽聞彼此不好消息時,會因為隔離的時空感而比較漠然不傷悲?還是因為「疫情的關係」,遺憾沒有好好說再見?沒幾個賓客的喪禮,遺照旁的紅玫瑰,多麼揪心又刺眼。

#花間物語

#紅玫瑰

#疫情

#疫情的關係

#告別式

#花禮

 

上一篇
新北/桃園-爆量系早餐(上)
下一篇
2022野柳「夜訪女王」回來啦!打卡3D水幕投影光雕秀,只有17天快手刀開搶
 返回網站
所有文章
×

快要完成了!

我們剛剛發給你了一封電郵。 請點擊電郵中的鏈接確認你的訂閱。

好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