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人生-回家

澎湖沙灘獲「世界最美麗海灣」稱號,圖為澎湖隘門沙灘。(澎湖國家風管處提供)

澎湖望安花宅。(本報資料照片)
我的第一本澎湖詩集《澎湖的夢都張開翅膀》於民國98年出版,愉快地張開翅膀飛翔。十三年後,這第二本清一色以澎湖為題材的詩集《全世界的澎湖人都回來》亦由原出版單位澎湖縣文化局推出,我非常感激,非常珍惜這難得的美好緣分。希望在我有生之年,能有幸再由澎湖文化局出版第三本歌詠故鄉澎湖的著作。這詩集問世並非意味我的澎湖書寫已是完成式,不!仍然是現在進行式ing。
近十三年來,我親近澎湖的次數遠比以往頻繁,和澎湖見面、聊天的機會增加,經常朝夕相處,所創作的澎湖詩當然較前階段寫第一本詩集時期還多。尤其第一本詩集面世後,澎湖縣文化局、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、澎湖航空站等單位不斷地善用書中的作品,在年曆、手冊、卡片、文宣摺頁、公共建築牆面等方方面面,讓我的澎湖詩也有它們的日常;翰林出版社編的國中國文課本收錄〈石滬〉一詩,專科學校國文教材選用〈鎮風塔〉一詩,打響此書知名度,凡此種種,給我掌聲,鼓舞了我,催我更加緊腳步往書寫澎湖的方向快速前進!
書寫澎湖,固然需要紙本資料,網路資訊也不可或缺,然而到實地踏查則更重要。一般人創作地誌詩,可能偏於在資料上臥遊,不太重視親臨現場,以免既花錢又耗時間耗體力。我倒是相當強調用腳用眼用心接觸一景一物,一草一木。
我再三告誡自己:不但須到現場觀察,且要深入、詳細瞭解,如此才可能勾勒出地方、景物的靈魂。
多年前我曾在台中的國立台灣美術館參觀極其生動美好,深沉感人的攝影展,那是國際攝影大師羅伯‧卡帕(Robert Capa)作品展,他生前參與報導、拍攝過20世紀五場怵目驚心的戰爭,如西班牙內戰、中國抗日戰爭、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、第一次中東戰爭等,親臨炮火連天,槍林彈雨,血肉模糊的戰場搶鏡頭,不僅此也,和死亡靠得最近,最後喪命於戰場。出生於匈牙利的他說過一句名言:「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夠好,那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。」他的攝影作品頗能充分表現戰爭的殘酷和暴戾,緊緊抓住觀賞者的眼睛,令人驚心動魄!這句名言深深影響我書寫地方的態度,寫嘉義也罷,寫澎湖也罷,我堅持親訪現場,實地踏查,凝神觀察。
雖然我並非描寫戰場,我的現場是縣市鄉鎮,再者,卡帕使用相機,我使用筆和鍵盤;卡帕使用光影,我使用文字,兩者迥然不同,但我們都堅持和所欲呈現的對象靠得最近。眼睛、手、腳、身體、心,都貼近現場的事物。我們的靈魂都貼近拍攝、描寫對象的靈魂。
有些朋友屢屢建議我去中國大陸遊覽,非去不可,再三表示大陸好山好水,綺麗奇崛的風景比比皆是,皆很驚艷,保證令我文思泉湧,可我絲毫不為所動。非常感謝朋友們的好意,我總是不厭其煩回覆:「台灣值得寫的景點實在太多了,我還有很多地方沒去過,我要更加努力地看台灣寫台灣。大陸江山美好,奇山異水的確相當多,可惜不是我生長的地方,不是我住過的地方,不是我的故鄉。台灣,或者嘉義、澎湖,即使一個小小的村落、店面、街道,甚至是一棵樹、一磚一瓦,就會令我懷念,令我感動,有寫作的靈感。」中國雖信美而非吾土!不好意思,因此,近十三年來,更加緊鞭策自己,持續不斷寫我的嘉義,寫我的澎湖。
《全世界的澎湖人都回來》詩集所收詩作七十五首,分五輯,以行政區域一市(馬公市)五鄉分輯。描寫白沙鄉、西嶼鄉之作僅六首,此二鄉經橋樑銜接而相通,故合為一輯。有關望安鄉、七美鄉的詩只有八首,這兩鄉對外交通運輸端賴海空兩途,又皆位於澎湖南方,是以合為一輯。凡是題材、內容非專屬於哪一市哪一鄉者俱編入「澎湖」輯中。
一市五鄉中,以馬公市23首數量為最多,原因可能是我每次回澎湖,吃、住、購物都在馬公,友人亦多居住馬公。我祖父、祖母係馬公人,祖宅在東文里,因此停留馬公的時間較久長,故多以馬公所見所聞來構思、「詩」寫。有四個鄉寫得很少,抱歉,足見我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,今後當多寫,以免這四鄉抗議我偏心。
我第一本澎湖詩集未處理過的題材,如奎壁山、南方四島、荷蘭古堡、麵線、風茹茶、牛等景點、名產、特色,我已詩寫。近幾年新增的知名風景、店家、活動、節慶,如銅牆鐵壁、媽祖大神像、吹吹風咖啡廳、摩斯漢堡店、燈光節等都入詩了。第一本詩集已寫過的題材,後來因感受異於往昔,也試著再敘述,諸如風、天、海、沙灘、四眼井、石滬、燈塔、風車等即是,而東文里老家也是值得再三描繪的珍貴對象,因此我又寫了〈我聽見陳家家族的聲音〉、〈風天天光臨我東文里老家〉兩首詩,我想若祖父母天上有知,肯定會點頭微笑。兒子嗆聲說:「阿祖沒念過書,怎麼看得懂你的詩?」我微笑回答:「他們都作神了,應該看得懂。」當然,尚有頗多素材從未在我筆下亮相,此事69歲的我牢記在心,好的,今後自當加把勁,及早彌補,否則那些素材仍將悵惘不已,或對我懷恨在心。
非常感謝友人寄澎兄賜序〈永不老去的鄉思〉,序文前幅特別將我舊著《澎湖的夢都張開翅膀》回顧一番,為讀者導讀,簡要有力地討論拙作重要主旨及常用技巧。無形中也帶著我溫習了舊著。其序最主要的是點明「鄉思」為本詩集分量極重的主題,反覆舉證分析,舉〈敬請見諒〉、〈海灘的青花瓷〉、〈望安沙灘還記得你〉等詩來解說。
信然,本詩集中家、故鄉乃是主意象,而回家、返鄉則為重要主題之一。鄉思或鄉愁可區分為兩種:地理的和歷史的,前者是空間的,後者則是時間的或文化的。懷念故鄉澎湖及懷念古代澎湖,都屬於鄉思、鄉愁。這兩種,不斷地從我作品字裡行間噴薄而出。寄澎兄所論述者即屬於地理、空間上的鄉愁,這一種鄉愁在本詩集中不但鬱鬱纍纍,且重達萬噸,寄澎兄應該感受到了,那可真是永不老去的鄉思啊。
我之所以丐序於寄澎兄是有原因的,除了緣於他學養豐富,評論精闢之外,寄澎兄乃澎湖人,必更能體會澎湖人後代的我一直想返回敬愛的祖父母老家的心情。不出所料,果然!他一眼就看到比澎湖海洋還深還巨大的我的鄉愁洶湧而來!
二十多年來,承蒙鄉親厚愛,我和內人每次回澎湖都倍受關照,深深感受到回到家裡的溫馨。本詩集就是由這溫馨熱情的大家庭編輯、出版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