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花間物語-【大暑夏花】

相信大家都和闆娘一樣度過了一個熱烘烘的大暑,曾幾何時,溫度計上出現超過40度的溫度也不奇怪?
7月份炎炎夏季節氣下的花店日常,花生和人生一樣熱的厭世,每年這個時節花卉往往量少價昂,價格的浮動往往呈現令人心浮氣躁的數字。偏偏7月份常是人事升遷調動的時節,榮任榮陞的花禮在這時有一波需求。
而七月份又會遇到幾個神明節慶,例如:農曆6/19,是觀世音菩薩的得道日。農曆6/24則是關聖帝君聖誕日。宮廟慶典上對花卉的需要也是必然。。
另外,一般人不會知道的事:7月份,喪事也會特別多!每年這個月殯儀館禮廳幾乎每天都有加場,並不是因為這個月死的人比較多,而是習俗習慣婚喪喜慶大小事,都希望儘量避開傳統的鬼月(農曆7月),這些人間事,大家總想趕在農曆7月鬼門開之前完成,趨吉避凶心裡踏實。

農曆七月鬼門開前的一段時間,也就是約莫國曆的6月底到7月中,節氣逢小暑、大暑的時間,婚喪喜慶的用花需求量增加,天氣炎熱鮮花供應量減少,選擇性就已不多,價格又貴,平價的花卉也可以變得身價不凡。闆娘想想不覺莞爾,或許這才是現代「生如夏花」的最好詮釋。否則,身為夏天的一朵花,並不會比較燦爛吧!只有比較曬、比較容易枯萎,這麼炙熱的溫度,很難聯想到泰戈爾「生如夏花」所推崇的夏花盛開綻放的燦爛吧!
諺語說:「大暑熱不透,收成就不夠」:氣候不順,收成就不會好。居然還說「大暑要熱透,才有好年冬」,老祖宗們坦然接受二十四節氣中大暑之炎熱,知道四時運轉應各有其分。
也有諺語說:「小暑大暑,有米也懶煮」:天熱人懶,熱到連三餐都懶得煮。這倒是和現在的我們一個樣啊!不過他們應該沒料到現在子孫們生活的地球,不但大暑熱透,整個夏天就是熱到爆,能不能有好年冬,通常也不只是節氣的問題,疫情、戰爭……等有的沒的,人禍殺傷力有時能比天氣強大許多。
#花店老闆娘Joy
#節氣
#小暑
#大暑
#觀世音菩薩得道日
#關聖帝君聖誕日
#鬼月
#生如夏花
#諺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