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永遠的新手媽媽
孩子的大隊接力與男子氣概初體驗

學生時代班際間的大隊接力賽跑,總要動員班上大半人力參加(我高一時大隊接力是每班32人),從練習到上場比賽,常常是當時集體記憶的重要片刻,可能身體的經驗容易記得吧。
我的行事曆上標示了孩子學校大隊接力的日期,卻未聞動靜。直到比賽前一天晚上,孩子說他當天才知道自己是班上代表隊的八人之一,男女各半,其中四人當然是運動績優生,另四人是依照學期初 體能測驗跑百米的成績決定的(因為老師說要算成績,大家才會盡力跑)。孩子也很訝異自己是男生第三(次於兩位運動績優男生),他說同學們大都稍胖,但他每天上學搭公車的前後路程,都要騎腳踏車銜接,故體能較好,體脂低。這個速成隊伍當然沒有練習。
運動會回來,孩子眉飛色舞地告訴我,今天學校的大隊接力多麼開心。首先,他的班上有位熱愛辦活動的女生,利用中午時間帶領大家四人一排練習進場,結果是全校進場最有型的一班。其次,四位運動績優生(其中兩位就是男女體育股長)上午還在校外比賽,拼命趕回來參加,正好趕上比賽,讓候補同學鬆了一口氣。這位體育男股長鼓舞大家:男選手互相拳頭撞擊,女選手互相擊掌,並拍拍肩膀打氣,瞬間產生強大團隊力量(祝福完美表現)。此外,全班吶喊hula ,模仿烏克蘭軍隊,意即 萬歲、前進,自high一番 ,引起全校各班注目;反正沒有違法,抒發運動會枯坐的無聊,或許還有鎮日考試的壓力吧。最後,我所關心的,你們沒練習,到底得第幾名啊,他卻覺得根本不重要。

我回想這次大隊接力經驗,是他在國小國中的體育課和運動會中沒有的體驗:國小是迷你學校,運動會全校師生都要跑大隊接力,有運動飲料舒跑獎勵;國中位在山坡地跑道僅直線一百公尺,不重視體育課,同學們常聊天打混。因此,他不喜歡體育課,沒有從體育競賽中得到樂趣,也從不認為自己有運動細胞。
而這次高中的大隊接力,使他更深刻地感受到班級的溫馨情感,代表班級的榮譽感,自己運動潛力的肯定,還有他因不愛運動而從未感受過的:男性間在體育活動/競賽中用情緒與肢體上的支持來展現情誼,就像孩子們互相拳頭撞擊,拍肩膀打氣等,這是他對男子氣概的初體驗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