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間物語-【折桂與辭水】


一晃悠地就年到中秋,總感覺為農曆新年、母親節、情人節……幾個忙碌的日子不是才沒過多久,一年怎麼就過著過著又到了中秋。
儘管您也和花店闆娘一樣,過節可以不吃月餅(但吃蛋黃酥),不用返鄉不聚餐(但可以烤肉)的都市現代人,但看著陸續前來的中秋糕餅、文旦,和即將到來的連假份上,也不得不承認這節日的節慶感早已融入在我們生活中,就該是花好月圓人團圓的時刻。
中秋時節的代表花卉和水果,應該桂樹、文旦莫屬。桂樹的江湖地位不用多說,大家對桂樹的歡迎程度也不僅在中秋時節,平時一年四季、居家風水上,桂花樹都常成為選擇,桂樹有富貴的意涵,種植上也不算困難。
有聽過「折桂」一辭嗎?或許是「折」這個字的關係,闆娘乍見此辭,以為有折損、減少的意涵?了解後才知是深深誤會!其實「折桂」可是個好辭!折桂可是代表著奪冠登科、好事近了。古人也以折桂借喻科舉高中。狀元為紅(丹桂),榜眼為黃(金桂),探花為白(銀桂)。到了元代雜劇更常見將中秋桂樹的故事和折桂相連結,成了「攀蟾折桂」、「蟾宮折桂」來喻科舉一舉成名(蟾宮就是月亮、月宮),聽說紫微命盤也會出現這辭?漸為人稍微知悉。
另外講到文旦,中秋不愛月餅,文旦可是闆娘的心頭好。可知道一般蔬果大家強調新鮮、剛採收,文旦卻是「辭水」之後,風味更佳。
「辭水」一辭又是什麼?向水告別?推辭水分?
文旦剛採收下來時青綠結實,表皮水分飽滿,卻不是最佳的賞味時間,等放個1-2周,果實的表皮水分減少、變皺、變黃,此時視覺上看起來不如剛採收的新鮮漂亮,但經過消水過程的文旦甜度更高,整體風味和口感也是最佳狀態!這個過程就是辭水。
在認識「辭水」一辭後,深覺闆娘年齡也在辭水階段,反而「風味更佳」(是嗎?),沒有青春外貌,請看內涵,於是對文旦心有戚戚焉。
#花店老闆娘Joy
#中秋節
#文旦
#折桂
#攀蟾折桂
#蟾宮折桂
#辭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