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遠的新手媽媽-超級看護達人的秘笈

今天是母親節,我要向曾經照顧我失智媽媽的多位看護致謝,特別是鳳蓮姐。
每位看護都是別人家的媽媽/女兒,願意到我家代替我們子女孝順我的媽媽,使我們得以專心工作和有閒暇。台灣目前約有36萬名看護,2025年65+歲將占總人口的20%,未來更多家庭需要看護,能遇到好看護真是好命家庭。
鳳蓮領有身心障礙手冊,每天要吃三十多顆藥,心臟還有支架,久病幾成良醫;她小學畢業後經歷各種行業,近五十年工作經驗,深諳人情世故,喜歡工作也閒不下來。

鳳蓮最珍貴的是最會體貼病人的心,無論醫師世家或貧困獨居老人,1)先滿足病人飲食需求,使他們身體心情都好起來。她簡直是個廚師,考量不同的家鄉口味,平凡的食物(南瓜、絲瓜、茄子、豆干等)彈指間就變出人間美味,一一放在小碟裏,我媽滿意極了。2)活絡失智媽媽手法,除了看家庭相本、家鄉影片、唱媽媽年輕時的流行歌曲;她還裝小裝傻,逗得拘謹的媽媽開心大笑,做女兒的真是自嘆弗如。
更棒的是,她會超越醫師的保守建議, 使病人享有更多日常生活的福祉;因為她有照料經驗又願意更用心。
1)老人怕嗆咳:她改善烹調、訓練吞嚥,並不求省事而改餵管灌。
2)老人怕跌怕累:她還是常帶我媽外宿小旅行。不僅常帶我媽去她景美的家小住幾天,還號召我們一起帶著坐輪椅的我媽,快樂地搭飛機從台北到她台東娘家叨擾一週,而她不怕麻煩(換地方的如廁、洗澡、食物等)。
3)我媽皮膚起疹很癢而抓傷,多年來看過很多醫生,卻是由鳳蓮的護理巧思而完全康復;她是燒燙傷護理高手,藝人Selina拍戲被火灼傷,出院後每天深夜的居家護理,就是鳳蓮悉心完成的。
更厲害的是,不僅在居家看護中運用靈活的照顧方式,更協助那個家庭申辦社會福利,從制度上來減輕整個家庭的經濟負擔(例如申請輔具、補助金、入籍成為有戶籍的孩子 、改為獨居戶、解除收養關係等);她把工作和就醫中累積的人脈(如社工、律師、醫師等),用來協助市井小民改運。她不怕麻煩,居家看護像是她助人事業的入口。

鳳蓮在我家做了五年,她的身體需要大休養,我們只好改聘外傭;她知道我們白天不在家,主動常常來查勤、監督外傭。我們真心尊敬且佩服她,相處如家人,媽媽稱她「小媽媽」。一年前她發生車禍,她兒子來不及趕到,就通知我妹妹先去處理。因腦傷無法治療,但她的兩位成年孩子不捨媽媽就此離去,即使昏迷還有一線希望。我也多麼希望訪談和紀錄她精采的人生,只是她恐怕永遠無法交談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