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遠的新手媽媽-異國大齡單身男女的好姻緣
我有位大學同學,她的人生重要決定都非常明快。
1工作篇

大學畢業立刻轉行,就在成衣產業待了二十多年。
從成衣公司的助理開始,先在工廠的各部門學習幾個月,與女工共餐睡通鋪;然後擔任採購與翻譯。不停地自學紡織與貿易知識,之後數度跳槽,在國際貿易公司的工作相當忙碌:出差過19個國家,這可不是休閒旅遊,而有密集任務在身,需參訪當地工廠以洽談合作可能性(正逢臺灣紡織工廠外移,台灣成為全球供應鏈的一環);最忙碌的8年,一年有一半時間國外出差。
頻繁出差後,回台灣就更忙碌,由於與國外業主有時差而常在半夜通訊聯絡;她當時的住處前面因建捷運而增設公園,夜裡吵得難以工作,急於搬家;找了兩年,遇到喜歡的物件,當天就下訂金,買房子這等大事也是明快決策。
2感情篇

28歲那年日本的好友想介紹一位日本男士給她,她立刻拒絕,因為知道沒有交往條件:異國距離遠、語言隔閡、工作忙到沒有時間等。二十年後好友又重提此事,他還單身;好吧,試試作朋友,出差累積百萬哩程,可以飛日本二十多次,距離不再是問題。彼此愉快地書信與通話一段時間後,她擔心想像中的與本人相差甚遠,特地回故鄉請教高中老師,很想主動拜訪他(多麼自信地表白),老師再三叮囑,不滿意也一定要住滿七天,用心觀察體會,不要被外表影響而倉促下定語。
他家是日式木造屋 ,他的雙親已過世;他清瘦,稍懂中文,帶她看美術館、博物館,正是她的喜好;既佩服男方的博學與耐心地解說,又震撼未曾有人如此地欣賞她,全面地關注她,如捧在手心的美玉 。台日間往來一年後,她斷然辭職不戀眷工作,自己辛苦工作多年的收入足夠養老。於是50歲結婚,享受兩人朝夕共度的溫馨時光,認真學日語,倘佯在山川河海、佛寺神社、俳句聚會等。貼心溫暖的她在結婚多年後,還幾乎每天感謝與老公的這童話般的際遇。
她說一切都有老天爺的美意,若28歲時交往,自己毛躁淺薄,兩人一定處不來,早散了;要歷經多年淬鍊: 脾氣柔順、智慧增長、喜歡自己了,才能看到對方的美好與珍貴。48歲雖晚,但是對她而言,timing 正好,天時地利人和。

我打趣說,他等了妳二十年。她說他早年不知道介紹事,他這期間的交往都沒成功。那正好印證:別人錯過的人和事,你才有機會擁有;你錯過了,別人才有機會遇見。別再為錯過了什麼而懊悔,人人都曾經錯過;真正屬於你的,永遠不會錯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