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人生【遊藝筆記】 花中神仙說海棠(中之下) 貼梗海棠

顧名思義,貼梗海棠因為花柄甚短,花貼近枝條而開,與木瓜海棠類似,故有貼梗海棠的稱謂。她們同屬於薔薇科、木瓜屬的植物。木瓜海棠先花後葉,所以開花時綠葉不多,甚至完全看不到葉子;而貼梗海棠開花時綠葉繁多。圖/陳牧雨
文/陳牧雨
二、貼梗海棠
顧名思義,貼梗海棠因為花柄甚短,花貼近枝條而開,與木瓜海棠類似,故有貼梗海棠的稱謂。她們同屬於薔薇科、木瓜屬的植物。木瓜海棠先花後葉,所以開花時綠葉不多,甚至完全看不到葉子;而貼梗海棠開花時綠葉繁多。
貼梗海棠原產於中國中部,特別是四川一帶,花期一般在三到五月間,花色屬於鮮豔偏暗的紅色,有如一顆一顆豔麗的紅寶石崁在綠葉之中,異常美麗。
陸游曾遊歷四川,對四川海棠特別喜愛,他有一首〈海棠歌〉,生動的描述他初到四川第一次見到海棠花,為其「似染猩猩血」的美麗色彩而感到震撼的情形:
我初入蜀鬢未霜,
南充樊亭看海棠。
當時已謂目未睹,
豈知更有碧雞坊。
碧雞海棠天下絕,
枝枝似染猩猩血。
蜀姬豔妝肯讓人?
花前頓覺無顏色。
扁舟東下八千里,
楊州芍藥應羞死。
風雨春殘杜鵑哭,
夜夜寒衾夢還蜀。
何從乞得不死方,
更看千年未為足。
或許四川多貼梗海棠,因此放翁有關海棠的詩句多以「猩紅」來形容海棠的顏色。如他的〈春雨絕句〉中,所謂「千點猩紅蜀海棠,誰憐雨裡作啼妝?」說的必然是貼梗海棠。
另外〈春行〉詩:「猩紅帶露海棠溼,鴨綠平堤湖水明。」〈花下小酌〉:「柳色初深燕子回,猩紅千點海棠開。」甚至他有一首〈驛舍見故屏風畫海棠有感〉,生動的形容一座屏風上的海棠畫作。也說畫上的花紅得像「猩紅」的血,葉綠得像鸚鵡翠綠的羽毛:
厭煩只欲長面壁,
此心安得頑如石。
杜門復出嘆習氣,
止酒還開慚定力。
成都二月海棠開,
錦繡裡城迷巷陌。
燕宮最盛號花海,
霸國雄豪有遺蹟。﹝註一﹞
猩紅鸚綠極天巧,
疊萼重跗眩朝日。﹝註二﹞
繁華一夢忽吹散,
閉眼細思猶歷歷。
憂樂相尋豈易知,
故人應記醉中詩。
夜闌風雨嘉州驛,
愁向屏風見折枝。
古人習慣以「猩猩血」來形容鮮紅的顏色,在海棠四品中也只有貼梗海棠的顏色特別鮮紅,因此,以「猩猩血」來形容海棠的顏色,必然是貼梗海棠。
清代顧太清有一闋詞〈臨江仙‧清明前一日種海棠〉:「萬點猩紅將吐萼,嫣然迥出凡塵。移來古寺種朱門。明朝寒食了,又是一年春。細幹柔條才數尺,千尋起自微因。綠雲蔽日樹輪囷。成陰結子後,記取種花人。」可以想定,他種的必然是貼梗海棠無疑。
貼梗海棠枝多葉密,春季花紅葉綠,原本就是極其豔麗的賞花植物,到了秋天,九月至十月會長出長橢圓形的果實。這些果實表皮有些微皺,因此就被稱為「皺皮木瓜」以別於木瓜海棠的果「木瓜」。成熟後的皺皮木瓜具有非常濃郁的芳香,除了食用,也可以做為觀賞。古代以宣州出產最為有名,因此又被稱作「宣木瓜」。特別是冬季落葉,枝幹剛勁,筋骨槎枒,果掛其上,極其美觀。用以製作盆景,亦極具觀賞價值。
貼梗海棠亦稱楙(《本草綱目》),貼梗木瓜(《中國高等植物圖鑑》)也稱鐵腳梨(《河北習見樹木圖說》)、蛇梗木瓜、秋木瓜、宣木瓜、貼幹海棠等等。
然而因為枝幹有刺,因此在台灣,我們習慣以「刺梅」來稱呼她。
註一:故蜀燕王宮遺址多海棠。
註二:跗,花下的子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