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遠的新手媽媽-牽掛一隻失蹤的流浪貓2-2


上篇介紹好友家的院子是流浪貓天堂,其實好友弟弟是流浪貓的主要照顧者。
他給我看相片,一隻他最愛的流浪貓,是相處兩週後就讓他抱在膝上的黑貓,他說那種被信任的感覺比抱家貓還開心。牠居無定所,有時一夜未回,有時數日沒來,又突然驚喜出現。主人卻每日張望,常淡淡的想念;流浪貓雖不屬於自己,卻又定期來訪來食,像是熟悉的陌生人。只是這黑貓已逾一年再也沒有出現,好像不告而別,主人家仍牽掛著牠,希望牠平安無事。
我想像牠易親近人的性情,是否曾經是被人疼愛的居家寵物 。想像有靈性的貓咪身處異地,是以為迷路?或察覺被主人遺棄?或許原主人也有難言苦衷,把牠移放到遙遠的地方而回不了家,牠也會有一絲絲感傷吧,令人不忍!

要生存,從此從寵物習於等待貓食,轉變成流浪貓獨自主動覓食:在街頭翻找垃圾、廚餘;在田野間捕鼠、捕鳥;甚至在荒郊野外獵捕原生動物如山羌、穿山甲等。

好友弟弟說,他餵養流浪貓,以避免牠殺生。原來他家囤積了一堆貓糧,不僅是貓迷的愛心,更是虔誠的佛心。我網查後了解,都市環境的「毛小孩」/寵物與野生環境的「野小孩」/野生動物,居住區域應該涇渭分明,以維持「生物多樣性」。由於毛小孩扮演「同伴動物」角色,該在人類保護下健康快樂地過活; 野小孩該讓他們在野生環境自由生存。台灣90%人口居住在17.5%的土地上,也是毛小孩適合住的區域;而台灣目前10座國家公園約占8.6%的土地 ,就是野小孩的生存空間。
2022年臺灣物種名錄,正式將犬貓定為「外來入侵種」(臺灣原生的貓科動物僅有石虎與雲豹)。國際自然保育聯盟提出「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」,貓竟是排名第一! 由於進入野外的流浪貓,已發現會威脅原生動物生存、破壞原生生態。 據估計,流浪貓在美國一年可以殺死13到40億隻鳥類,及63到223億隻哺乳類。有些遭到流浪貓入侵的島嶼甚至直接造成部分物種滅絕。
我想,養毛小孩猶如許諾養孩子,別讓牠失蹤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