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遠的新手媽媽-蘇東坡的情人

近年晚婚、不婚的人數愈來愈多,因而情人節變得更重要了;據說每月14日都是一種情人節,再加上520和七夕,一年共有14個情人節呢!現代人送紅玫瑰表達情意,而九百年前蘇東坡(蘇軾)卻用更浪漫的文字傳情,而且為她寫的詩詞最多(二十餘首)。
故宮本季「國寶聚焦」展出蘇軾「書法」的絕筆之作(指最後一封書信),旁邊的大地圖標示他一生主要的足跡來呈現漂泊的一生,並對應上他最後一首詩詞: 「心似已灰之木,身如不繫之舟。問汝平生功業,黃州惠州儋州」,被貶這三地,卻自嘲是功業所在:45歲去湖北、59歲去廣東、62歲去海南島(66歲往生 )。
我好奇這位中年大叔漂泊中的家庭生活。查資料才知蘇軾流放千里,始終同行的是相伴22年的侍妾。
(1)相識:蘇軾38歲在杭州西湖對12歲藝妓王朝雲 一見傾心,她能歌善舞會彈琵琶,而有此定情詩「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妝濃抹總相宜」;(2)相惜:蘇貴人為她贖身,從貧窮戲子賣唱的命運,轉到好人家當夫人的丫鬟,並如女兒般教她認字、在宴客時獻唱;(3)相愛:蘇軾44歲收18歲朝雲為侍妾。在黃州四年沒有俸祿但無搬遷,故蘇軾創作豐富(如赤壁賦、寒食帖);她22歲生一子,但孩子七個月大就隨父調職,舟車勞頓三個月而中暑夭折;蘇軾49歲遭喪子之痛,「歸來懷抱空,老淚如瀉水」, 年輕的媽媽應更悲痛,顛沛流離的日子真難再生養孩子了;(4)相守:「佳人相見一千年」表達願與朝雲天長地久。 蘇軾60歲又調職濕熱的惠州,家中婢僕只有朝雲一人,生死相隨,可惜她染瘟疫在34歲往生;(5)相知:蘇軾在墓前寫下「不合時宜,惟有朝雲能識我;獨彈古調,每逢暮雨倍思卿」。 〝不合時宜〞原是朝雲對蘇軾開玩笑(蘇軾飯後撫肚笑問婢僕,他肚子裡有什麼?學問、見識、只有朝雲回答不合時宜,最是貼心)。
也許我們不要執著於朝雲紅顏薄命。余光中曾說,生命中,最好有一個蘇東坡這樣的朋友:有才、有品、有趣、有情;這位小情人與大文豪朝夕相守22年,早就勝過多少情人的宿命;當然,蘇東坡三分之一的歲月裡(66歲的22年),得此有情有義的紅顏知己相伴,也真是好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