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首頁 Home
  • 關於台北 Taipei 
    • 美食 Food
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• 藝文 Art
  • 關於新北 NewTaipei 
    • 美食 Food
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• 藝文 Art
  • 關於基隆 Keelung 
    • 美食 Food
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• 藝文 Art
  • 關於桃園 Taoyuan 
    • 美食 Food
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• 藝文 Art
  • 流行影音 
    • 流行影音
  • 特色專欄 
    • 花間物語(星期一)
    • 媄想萬千(星期二)
    • 老派生活(星期三)
    • 藝術丰華(星期四)
    • 北北基桃深夜電影院(星期五)
    • 大城輕風(星期六)
    • 歐洲風情(星期六)
    • 異饗世界(星期日)
    • 永遠的新手媽媽(星期日)
    • 閱讀人生(星期日)
  • 追夢職人
  • 北北基桃熱新聞
  • 北北基桃粉專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 Home
    • 關於台北 Taipei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關於新北 NewTaipei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關於基隆 Keelung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關於桃園 Taoyuan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流行影音 
      • 流行影音
    • 特色專欄 
      • 花間物語(星期一)
      • 媄想萬千(星期二)
      • 老派生活(星期三)
      • 藝術丰華(星期四)
      • 北北基桃深夜電影院(星期五)
      • 大城輕風(星期六)
      • 歐洲風情(星期六)
      • 異饗世界(星期日)
      • 永遠的新手媽媽(星期日)
      • 閱讀人生(星期日)
    • 追夢職人
    • 北北基桃熱新聞
    • 北北基桃粉專
回到首頁
  • 首頁 Home
  • 關於台北 Taipei 
    • 美食 Food
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• 藝文 Art
  • 關於新北 NewTaipei 
    • 美食 Food
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• 藝文 Art
  • 關於基隆 Keelung 
    • 美食 Food
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• 藝文 Art
  • 關於桃園 Taoyuan 
    • 美食 Food
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• 藝文 Art
  • 流行影音 
    • 流行影音
  • 特色專欄 
    • 花間物語(星期一)
    • 媄想萬千(星期二)
    • 老派生活(星期三)
    • 藝術丰華(星期四)
    • 北北基桃深夜電影院(星期五)
    • 大城輕風(星期六)
    • 歐洲風情(星期六)
    • 異饗世界(星期日)
    • 永遠的新手媽媽(星期日)
    • 閱讀人生(星期日)
  • 追夢職人
  • 北北基桃熱新聞
  • 北北基桃粉專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 Home
    • 關於台北 Taipei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關於新北 NewTaipei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關於基隆 Keelung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關於桃園 Taoyuan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流行影音 
      • 流行影音
    • 特色專欄 
      • 花間物語(星期一)
      • 媄想萬千(星期二)
      • 老派生活(星期三)
      • 藝術丰華(星期四)
      • 北北基桃深夜電影院(星期五)
      • 大城輕風(星期六)
      • 歐洲風情(星期六)
      • 異饗世界(星期日)
      • 永遠的新手媽媽(星期日)
      • 閱讀人生(星期日)
    • 追夢職人
    • 北北基桃熱新聞
    • 北北基桃粉專
回到首頁

閱讀人生-【遊藝筆記】 花中神仙說海棠(上)

· 閱讀人生-星期日,最新文章

【遊藝筆記】 花中神仙說海棠(上)

左至右:木瓜海棠、貼梗海棠、垂絲海棠。圖/陳牧雨

文/陳牧雨

明代《群芳譜》記載:「海棠有四品,皆木本。包括西府海棠、垂絲海棠、木瓜海棠和貼梗海棠。」以前讀到這段文字,總讓我如墜五裡雲中摸不著頭緒。因為在台灣,所見海棠皆為草本,從未見有木本海棠。

後來知識漸長,才了解草本海棠屬秋海棠科,為多年生草木植物。如秋海棠、麗格海棠、竹節秋海棠等等,這些與古人所謂「海棠皆木本」的海棠是不同的植物。只是因為台灣少見木本海棠,因此才會對「海棠」這類花卉的意象產生混淆。

後來有機會到日本賞櫻,意外看到許多美麗的垂絲海棠、貼梗海棠以及木瓜海棠,很遺憾,我至今對西府海棠仍然緣慳一面。當我見過了這三種海棠之後,終於了解為何古人將她們稱為「花中神仙」而對之稱頌不已的原因了。

蘇東坡有〈海棠〉一詩:「東風嫋嫋泛崇光,香霧空濛月轉廊。只恐夜深花睡去,故燒高燭照紅妝。」道盡了詩人對海棠的痴迷。

陸游也有這樣的〈海棠歌》:「蜀姬豔妝肯讓人?花前頓覺無顏色。扁舟東下八千里,揚州芍藥應羞死。」美麗的海棠,縱使豔如芍藥,也應羞愧。

北宋僧人惠洪《冷齋夜話》卷一中引《太真外傳》:「上皇登沉香亭,詔太真妃子。妃於時卯醉未醒,命力士從侍兒扶掖而至。妃子醉顏殘妝,鬢亂釵橫,不能再拜。上皇笑曰:『是豈妃子醉,真海棠睡未足耳。』」

風流如唐明皇者,以海棠睡未足來形容宿醉的貴妃,可見皇帝對海棠如何喜愛了!對楊貴妃而言,自是一種稱頌。

美麗的海棠對浩瀚的華語文學提供了許多養分,因此歷代以來對描述海棠的詩作不勝枚舉。

不過,再美麗的東西,也多少會有缺憾之處。

宋朝彭淵材說他平生有五恨:「一恨鰣魚多骨(刺),二恨金橘(桔)太酸,三恨蓴菜性冷,四恨海棠無香,五恨曾子固不能作詩。」

張愛玲在《紅樓夢魘》中,則提及「海棠無香,鰣魚多刺,紅樓未完」,以此為三大恨事。

古籍甚至記載西晉時期大臣、文學家、富豪,「金谷二十四友」之一的石崇時常嘆說:「若使海棠能香,當鑄金屋以藏。」

但海棠真的無香嗎?這恐非事實。或許應該說,大部分的海棠花均無香味才對。所以具有香味的海棠花,就更顯珍貴了!

段成式的《酉陽雜俎》載「嘉州海棠,色香並勝」。

唐代《百花譜》記載:「海棠為花中神仙,色甚麗,但花無香無實。西蜀昌州產者,有香有實,土人珍為佳果。」因此,古昌州又被稱為「海棠香國」,下轄昌元、靜南、大足三縣,大致在重慶的永川,大足,榮昌和四川隆昌一帶。因此這些地方長期以來都以「棠城」自稱。

把海棠無香列為人生恨事的彭淵材,後來得知昌州海棠獨香,他一生憾事少了一件,自是喜不自禁。

他的堂兄彭乘在《墨客揮犀》中收錄了一則有關他的笑話:「彭淵材聞李丹辭昌州,議者吐飯,往詢棄之之故。李驚問之,彭曰:『昌州海棠獨香。』聞者傳笑。」連飯都來不及吞下,就跑去質問李丹為何要離開昌州?可見他對昌州充滿無限嚮往之情。

這樣的嚮往,只緣於海棠有香。這樣喜歡海棠,彭淵材當然不免也留下膾炙人口的詠海棠詩句:「雨過溫泉浴妃子,露濃湯餅試何郎。」以楊貴妃出浴,喻花嬌豔動人。

而「湯餅試何郎」則引用《世說新語‧容止》:「何平叔美姿儀,面至白,魏明帝疑其傅粉。正夏月,與熱湯餅。既啖,大汗出,以朱衣自拭,色轉皎然。」

以俊男美女來形容花朵的美麗,真是千古絕唱。

 

上一篇
最新勒索軟體 GoodWill 要求被害人必須完成三項「善行」才能解鎖
下一篇
日本橋海鮮丼辻半Tsujihan 北海道生食級海鮮
 返回網站
所有文章
×

快要完成了!

我們剛剛發給你了一封電郵。 請點擊電郵中的鏈接確認你的訂閱。

好的